根据群众举报,执法检查组发现相关县区部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、非一套表劳动工资等统计数据失实;相关部门存在授意、指使、强令编造虚假统计资料、代填代报统计报表等情况
动用年初预算安排的腾挪空间,这笔转移支付资金原本结转至2023年使用,用于清算中央财政应负担的留抵退税;中型、大型企业留抵税款退还时间提前至5月、6月开始,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在更多行业推开,退税规模较预算增加1400亿元
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东部地区、东北地区合计拖累1—4月总体利润增速回落4.2个百分点;汽车制造业影响制造业4月当月利润下降6.7个百分点
尽快帮助受疫情影响的外贸企业复工达产,有运输需求的外贸企业,可按有关规定申领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;加大出口信保、进出口信贷支持,加快提升外贸企业应对汇率风险能力
财税系统人士解释称,各地财政收入下降比例差异较大,主要跟产业结构及退税进度不一相关
下一步将推动数据要素基础制度文件出台,着力建设数据产权及数据要素的流通交易、收益分配、安全治理等制度;对平台经济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,构建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
全国范围选择不少于30个重点项目试点,重点盘活存量规模较大、当前收益较好或增长潜力较好的基础设施项目资产,存量和改扩建有机结合的项目资产,老旧厂房等长期闲置但具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的项目资产
财政部指出,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大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补充,落实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奖补政策;确保年内产粮大县重要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全覆盖等
国务院要求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,全面落实助企纾困各项政策、稳产业链供应链和扩大有效投资是地方发力的重点
在省、市、县设立分会场,各级政府领导及主要组成单位负责人收听收看,此前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六方面33项措施稳经济
2015年以来,只有2020年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增速略超非私营单位;IT行业、金融业平均工资金额和增速均较高,教育、房地产行业工资增速放缓
河南省孟州市、浙江省湖州市新增隐性债务问题,事发2017年7月之前;财政部称,对新增隐性债务和化债不实等违法违规行为,做到发现一起、查处一起、问责一起
近期线上线下消费均出现崩塌式下跌,消费券可定向支持所在地中小企业,现金以数字人民币的形式发放
5月经济有所好转,但改善幅度不大,投资、消费走弱反映出市场信心不足,需要谋划增量政策、加大政策执行力度来改善预期
居民对风险和未来的预期高度不确定,消费行为变得很谨慎,这种心理具有扩散效应,中低收入群体受影响较大,拉低边际消费倾向
增值税留抵退税在账务上按冲减收入处理,4月国内增值税收入录得负值,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,当月财政收入仍下降,显示疫情冲击对财政收入产生冲击
增值税留抵退税在财务上通过冲减收入处理,导致4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锐减41.3%,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5.9%;4月以来加紧小微企业退税,中型、大型企业存量留抵税款退还分别提前至4月、6月开始
下一步既要下更大力气抓好已出台政策落实,靠前安排、加快节奏,力争在上半年大头落地,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,也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;长三角货车流量降幅持续收窄,涉疫重点地区收费站、服务区全部开通
4月主要增长指标全线回落,调查失业率创2020年3月以来最高,疫情冲击最严重的时期或已结束,但经济内生动力仍然不足
全球需求增长减慢、疫情干扰跨境运输、防疫措施、国际局势不明朗等因素拖累本地经济增长
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称,在疫情受控、经济开放时发消费券效果最佳,可设计差异化消费券组合,获取财政拉动消费的最大效益
4月消费呈现食品、药品等必需品增长稳定,可选消费和升级类消费大降的态势;当月网上消费同比下降,供应链中断拖累汽车消费降幅扩大到31.6%
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,不到一半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,其中制造业低于工业总体水平,主要受汽车等装备制造业下降拖累;统计局称,下阶段随着疫情得到控制,交通物流逐步打通,生产循环改善,尤其是减税降费、助企纾困政策持续发力,将推动工业生产持续恢复
前四个月制造业投资对全部投资贡献率为42.5%,统计局称,近期部分地区受疫情影响投资受到了一定制约,但从先行指标看,投资持续增长有较好支撑
31个大城市、16—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均创有历史数据以来最高,当月新增就业人数连续两个月同比下降
##########